據新華社電 “北上廣深同比漲幅高達20%,26個主要城市漲幅超10%,69個城市房價上漲……”2013年全國房價漲聲一片,這與年初各地制定的房價控制目標相差甚遠。中國房地產學會負責人則表示,各地去年底調控升級大多從抑制需求角度出發,“治標不治本”。當前市場趨冷觀望,未來需求仍將會得到持續釋放。
  多數無望完成調控
  從管需求轉向管供給
  郊區本是北上廣深樓盤的價格“窪地”,但2013年這些一線城市的郊區樓盤卻接連出現放量成交勢頭,價格一路飆漲,甚至領漲整體樓市。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1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,一線城市新建住宅價格已連續3個月同比漲幅在20%以上。
  國務院2013年初出台的“國五條”要求,各直轄市、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(除拉薩外)要制定並公佈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,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。
  然而,過去的2013年,全國許多城市房價都出現明顯上漲,完成房價調控目標基本無望。數據顯示,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後,大多數二線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速都未超10%,廣州為8.1%,深圳為8.6%。這一數據遠低於房價上漲幅度。
  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,“京七條”“滬七條”“深八條”“穗六條”等政策相繼出台,內容無外乎嚴格限制新房價格審批、提高外地居民限購年限、提高或研究提高二套房首付款比例等抑制供需兩端的調控方式。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:“綜合數據來看,四個一線城市完成房價調控目標幾乎不可能。”
  業內人士表示,調控難以觸及地方政府的根本利益——土地財政,也就難以控制住房價。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,2013年全國主要的40個城市,土地成交額高達14707億元,同比2012年上漲45%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全面創造年度土地成交新紀錄。
  “房價調控目標難以實現,嚴厲問責不能落空。”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市場總監李國政表示,問責制的權威性受到挑戰,勢必削弱調控政策的影響力。
  從管需求轉向管供給
  事實上,除了房價調控年度目標“落空”,個稅調控也被“懸空”,除北京外,多數城市在執行中未公佈房屋交易20%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實施細則,政策變成了“只見樓梯響,不見人下來”。
  而在歷次調控過程中,“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”的現象都在沖抵調控效果。購房者為了突破家庭限購數量,“假離婚”之類的招數應運而生;開發商為了逃避限價監管,拆分精裝毛坯合同、變相漲價的行為屢禁不止。最後的結果是房價統計數據下降了,開發商錢也沒少賺,但房價上漲的頑疾卻難以治愈。
 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,各地年底調控“升級”大多從抑制需求角度出發,雖然可以拉低統計數字,但畢竟“治標不治本”。當前市場趨冷出現觀望情緒,未來在剛需自住為市場主體的城市,需求仍將會得到持續釋放。
 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表示,中央對房地產市場的態度將由需求管理轉向供給管理,下一步既要增加供給,又要釋放存量。
  (原標題:房價漲幅猛超收入增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k34ikfom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